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初三一班的王若涵,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
90年前的今天,是1931年9月18日。這一日,天氣晴朗,沈陽城中一片寧靜。誰也不知道,就在城市北面的柳條湖村,正醞釀著一場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陰謀。日本關東軍反誣中國軍隊所為,并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從此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點燃了侵華戰爭的戰火!由于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大好河山風云失色,淪于敵手。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時期,日本侵略者在對東北進行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同時,大力推行奴化教育,給東北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
日本靖國神社,在這個暑假期間再次于國人間展發了激烈議論。這是中國旅行團出國日本游刻意避開之地,中國網站也毫無任何其殿廟內部及戰爭博物館里文字的真正描述記錄的呈現。靖國,出自我國《左傳》,意為使國家安定。親臨靖國神社參拜的人,前有皇族后裔,后有政客高官,日本對其重視程度不言而喻。但這里供奉的246.6萬亡靈中,戰死于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有232.5萬人,超過了94%人。而在1978年,日本的十四名甲級戰犯也被供奉于此,其中我們所深惡痛疾的軍國主義野心家: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都包括在此。他們是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的始作俑者或參與者。
其中設有日本戰爭博物館:游就館?!坝尉汀倍?,同樣出于中國《荀子·勸學篇》,意為走正道,做正直的事,以免誤入歧途。何為正道?又何謂歧途?游就館內對戰爭的詮釋,令人發指。介紹九一八事變,是因東北民眾反日情緒強烈,令日本軍民悲憤;描述南京事件,抹去屠城字眼,是偽裝成市民的中國軍人被揭發;甚至闡釋最后日本先前野心家的規劃:占領統治亞洲,都是“雖敗猶榮”,激發起亞洲各國獨立的意志,使全亞洲人民獲得了重大勝利。作為始作俑者的日方,部分右翼分子對待這段歷史的態度,至今仍是不承認、不道歉、不悔改、不負責,甚至還極力去美化和洗白,達到完全扭曲歷史的目的。
不忘歷史,不是為了吶喊,而是為了反思;銘記九一八,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凝聚和平力量。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中華兒女都有愛國情懷,但愛國既不是喊出的華麗口號,也不是在網絡上做隨波逐流的鍵盤俠,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無腦抵制,而是要真正以史為鑒,樹立起堅韌的意志,振作精神,把時間和力量都用在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為社會做力所能及的貢獻上來。
初一的新同學們,步入外高校園,就證明你們已成為了一名優秀又朝氣蓬勃的外高學子,面對新環境,惶恐和壓力隨之而來。不論第一次考試成績公布時是否令自己理想,都不該否認自己的優秀,更不該泯滅屬于我們自己的自信樂觀??炭嗯?,踏實奮進,積極向上,自強不息,永遠秉持著那份初心。也請在每一次拼盡全力之后,送給自己一句話:這是我努力的結果。
握指成拳,時與勢在中國,機遇就在中國,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吾輩當自強,用力奔跑,才有分量。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文字:王若涵
校編:趙雯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