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今天我代表高一生物組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們生物組的教學工作。題為《研究學情,觸及心靈深處》。觸及心靈深處的學習就是深度學習,就是深入知識內核的學習,就是展開問題解決的學習,就是能夠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的學習。什么樣的學習模式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深層動機?什么樣的學習模式有利于驅動學生的切身體驗和高階思維?答案便是:問題解決式學習。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在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從三個方面說說我們的做法:
一、課件的問題
1.準備:主備教師提前一周精心準備課件,明確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難點和易錯細節。
2.集備:組內教師集體備課時討論重難點如何突破,預估優生、邊緣生學情及對策分析,重點班、普通班在有些內容上的分層教法,準備設置哪些問題,設置的問題準備提問哪類程度學生,主備人再根據大家建議完善課件。
3.實例:講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時不是刻板講授,而是層層設問,將知識主線的問題改造為問題主線的學習,不同思維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訓練學生思維;講減數分裂時的動手畫圖,加深學生認識;講DNA復制和染色體標記情況時老師與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合作表演,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講基因在染色體上時,讓學生閱讀科學家摩爾根的故事,感受科學家的態度與堅持;講伴性遺傳時的情境設計,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學生興趣,講完伴性遺傳后,給1、2班優生留疑,讓他們解釋奇怪的遺傳現象,激發學生探索……老師用任務驅動學生,學生上課多回答、多討論、多主動思考,提高學生注意力和學習效率。
二、限時訓練的問題
1.準備:命題老師提前一周命制限時訓練,集備時第一次先討論試題包含哪些章節,覆蓋哪些知識點,哪些知識點出題占比高,各班老師也會根據自己班出現的錯誤建議下次出題類型。
2.選題:基礎知識鞏固類型試題基本占到一半,因為畢竟是高一學生,以免學生眼高手低或者出現漏洞,典型題占到四分之一,實驗題和情景創新題占到四分之一。第二次集備時大家對試題進行打磨,刪掉不合適的,針對優生的試題標上選做,核心知識多角度多形式練習,反復出錯的題先練原題再練相似的和變式的。除了限時訓練,我們還有研究了多套高一名校聯考試題后所命制的考前預測題和根據考試試題錯誤率所命制的的滿分卷。
3.評講:小組討論、學生講題與教師精講相結合,加深概念理解,提高思維能力。另外老師還需指導學生如何審題,一般獲取哪些信息,如何規范語言表達等。
4.糾錯:類型題出錯的,老師講完就要求學生將重要過程寫到卷子上,力爭做到講一類會一類,提高本上規定有必補錯題和學生自選題目,要求學生寫出具體計算過程和分析細節。
三、基礎知識的問題
1.課前五分鐘提問重點知識,默寫長句概念、意義或者畫圖
2.編輯了知識點匯總資料書,既便于背誦,也便于抽查。
3.學完一章或兩章后,進行知識點填空訓練
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遷移運用能力和適應高考命題變化的路上,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細節措施還有很多,但我們相信行動就會有收獲,堅持就會有奇跡,我們將不斷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觸及學生心靈深處。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指導!
文字:柴星星
圖片:李潔
審核:任長峰
編輯:閆春敏